李玉声 饰 关羽 2017年7月9日(晚) 香港葵青剧场 注重把握演员的眼神和工架,包括手捋髯口的位置,通过照片准确地表达出此时此刻舞台人物的情绪和演员的舞台风范。
2011年5月9日(下午) 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拍摄清唱照片,要尽量表现出演员的舞台形象之美,眼神、口型尤为紧要,必须体现出美感和舞台气质。
张浩洋 饰 李玉和、张译心 饰 李铁梅、毕小洋 饰 李奶奶 2015年7月19日(下午) 北京梅兰芳大剧院 准确表现舞台人物情绪和形体动作,每个人的状态都要精准到位,三个人物在一起就是完美的“群像”,情绪也可以叠加在一起,更具视觉感染力。
刘晏 饰 姜长白、田琳 饰 姜长安 2016年6月26日(晚) 北京长安大戏院 通过对舞台光影的把握,表现人物情绪,令人一看便知这是两个有故事的人。
李扬 饰 周仓 2016年3月13日(下午) 北京长安大戏院 克服弱光带来的拍摄困难,除了把握演员吐火瞬间的眼神、火苗等因素,同时绝对不能忽略工架造型,因为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索明芳 饰 邹氏 2011年11月12日(下午) 北京青蓝剧场 紧密结合剧情内容,通过捕捉眼神,来表现舞台人物的情绪状态。
李末 饰 杨继业 2012年5月19日(下午) 中国戏曲学院大剧场 戏谚云: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这张片子就是希望通过准确把握演员的神与形,来展现剧中人的情绪状态。
陈艺心 饰 九尾玄狐 2016年3月13日(下午) 北京长安大戏院 这张表现的是舞台人物的情绪,同时它又是一个动态的瞬间。动态是靠演员手上的刀来体现的(如果是静态的瞬间,刀不可能在手上立着),这拍法追求的是意境,或许比直白的“动态”更耐看。更为主要的一点,动态也在为表现角色情绪而服务,与情绪的外化是有关联的。
张火丁 饰 张慧珠 2016年3月27日(晚) 北京长安大戏院 把握演员情绪释放的饱和点,力求精准到位,增加照片的表现力。演员右侧脸颊上匕首的阴影是点睛之笔。
赵永伟 饰 张绣 2012年10月20日(晚) 北京梅兰芳大剧院 展现剧中人出征前提枪上马的动作瞬间,除了颤动的枪杆和旋转的枪缨;人物的情绪一定要展现出来,否则前边提及的动态无意义。
坂东玉三郎(日本国宝级歌舞伎大师) 饰 杜丽娘 2011年5月5日(晚) 国家大剧院 利用舞台光影,结合演员的表演,营造剧中“梦境”的氛围。表演者是日本国宝级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他在完全不懂中文的情况下,用了十五年时间潜心学习、磨炼,终于演出了昆曲《牡丹亭》,这也是外国艺术家对中国昆曲的一次致敬,艺术是没有国界的。
付佳 饰 白素贞、张兵 饰 许仙、白玮琛 饰 小青 2015年8月20日(晚) 北京梅兰芳大剧院 准确表现舞台人物情绪和形体动作,三个人物的身份、性格、内心活动都展现了出来,定格出来的画面美丽而生动。
李献洋 饰 高宠 2017年3月22日(下午)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排演场 《挑华车》的摔岔,既要身体腾空,同时,还必须体现出脸上的神气。要把每段戏剧中人的状态和情绪放到第一位来把握,缺了这条,任何腾空都没有意义。
魏春荣主演(时间:2022年10月14日 晚;地点:北京·天桥剧场)
—— 请到米拍APP查看更多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