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慌,我们驻足谈一谈浪漫 信仰和爱
自我是一种封闭得区别性,完全的隐藏于背景中同样也是失去自我。
张晓刚 《蜉蝣》 龙美术馆 看展时我始终感觉很忐忑(MOYAMOYA) 我分析了下有三个原因 一、张绍刚的脸一直挥之不去 二、涨勺杠的发音一直挥之不去 三、张晓刚的作品本身使人不安 开了半个玩笑 其实我还在思考的是海德格尔说的: “艺术家与作品向来都是通过一个第三者而存在的;这个第三者乃是第一位的,它使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获得各自的名称。这个第三者就是艺术” 我也自认为没有观众的艺术作品不能算作艺术,顶多是个作品,艺术是观者通过作品和艺术家联合创造的。 所以我自己不会问“这个作品什么意思啊” 甚至别人给我解释我都不太高兴 距离我看完展大约过去5个多小时了 现在脑子里留下的是一些画面的碎片 还有些不安的情绪 寻求温暖而不得的那种不安 拍摄设备: 小米12sultra
无处安放的空间
展览地址: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展览名称: 雷蒙·德巴东:现代生活 《男人往往不善于倾听》 在一次采访中,雷蒙·德巴东说,男人往往不善于倾听,他说他自己也是,所以让我想到这是不是往往大多数展览往往是女性多于男性的原因(笑) 《害羞与坚定》 在农村长大的他,有些害羞,不善于交流,但他并不想继承家里的农场,过【稳定】的生活,而是选择了摄影这条前途未卜的路。 《更爱唠嗑的农村人》 然而有趣的是,在他作为电影人和摄影师走进各个农村去采访当地人后,他发现农村人其实比城里人更会聊天,城里人太忙碌了。 《街头是表现一个国家最好的通道》 雷蒙自己也非常重视街头摄影,他认为街头上发生的事通常表现出了这个国家最真实的状态。 《每个人的生活都很精彩》 展馆的空间很充裕,所以相对能够自由地充分地去表现他的作品。 他的作品给我的感受是,颜色很浓烈但画面的情绪却很平静,仿佛是在说平凡普通的人和生活也值得被诉说。 《作品、空间和人》 其实我一直很着迷于人与空间的关系,而像这样的展览又把“展品”这个要素加入进来,形成了一种作品、空间和人的三角关系,可以产生无数的美妙的变奏。
在成都去了四川省博物馆和一个美术展,与展品相比,更喜欢去观察这些看展的人,于是就有了这三张照片。
—— 请到米拍APP查看更多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