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届上海双年展以“水体”为主题,是一个跨越8个月的艺术盛事,由安德烈斯·雅克和团队策划,旨在探讨水作为生命之源的多重意义和其在连接个体、群体以及人类与非人类世界中的作用。“水体”主题不仅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和地理条件紧密相关,也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前身——南市发电厂的历史相呼应。上海作为黄浦江和长江的交汇处,以及京杭大运河的邻近,一直是流动性的汇聚点。双年展试图通过艺术作品,展现生物体、气候与技术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人类在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影响。 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是一个多层次、跨学科的艺术项目,它不仅是艺术作品的展示,更是对人类、环境和技术之间关系的深入探讨和反思。通过艺术,它试图激发观众对水这一生命之源的重新认识和思考。
第12届上海双年展以“禹步”为主题,是一场探讨当代艺术与城市发展、社会变迁之间关系的国际性艺术盛事。“禹步”这个主题词来源于中国古代大禹治水的传说,象征着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寻找平衡与前进的步伐。“禹步”可能被解释为在全球化和地缘政治动荡中,艺术家们如何通过作品表达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设想。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展览呈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和观点。双年展鼓励观众参与和互动,通过艺术项目促进社会议题的讨论和公众意识的提升。
"城市愿景-可持续人居"是一个关注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概念,它强调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采取可持续的方法,以创造环境友好、社会包容、经济可行的居住空间。以下是一些关键点,概述了可持续人居的核心要素。"城市愿景-可持续人居"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需要政府、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社区成员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以实现一个对环境负责、对社会有益、对经济有贡献的居住环境。
上海艺仓美术馆是位于浦东新区滨江大道4777号的一座现代化美术馆,其前身为上海煤运码头旧址处的煤仓。在保留原有建筑特色的基础上,艺仓美术馆经过改造,转型成为一座展示艺术的“仓库”。 艺仓美术馆的设计理念聚焦于“多元”、“开放”、“交流”与“学习”,致力于推广公共教育,平衡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美术馆通过新颖的策展理念与技术,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文化体验,使其成为一个激发灵感、增长知识、提升美感生活的场所。 艺仓美术馆的改造项目由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负责,他们在设计中巧妙地结合了新旧结构,使这座曾经的工业建筑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好友带我去上饶的老厂区走了一下。在进某厂(前身为某汽车部件加工)时,门前一排大爷非常紧张,为首的大爷盘问之后得知我们只是拍拍老建筑便放我们进去了。刚拍了一处废弃仓库门,便有个大腹便便中年人叫住了我们,不耐烦的打着官腔让我们离开。为了不麻烦好心的门卫大爷,我们决定先撤。在出门的路上,我们聊了聊附近的老厂房、老建筑,又和另外一个大爷开心的聊了旁轴相机、江光产的凤凰相机、富士打印……总算是有一个愉快的结局。 在来老厂区的路上,我与友人聊起,小时候在半废弃的服装厂里有一个坡脚的叔叔给我理发的事情,光线从一排排整齐的老式窗户上射进来,很漂亮,很90年代。结果在这个老厂房的食堂,我也看见了这样的场景,梦回孩提时。 在附近的厂房看见一栋老建筑,上面的围栏依旧是老式的海鸥、三圆、和双菱形,非常漂亮。加上那种细条的白色小瓷砖,经典的搭配。可惜后人可能要在照片或者“某某古城”见到了。 📍位置:万达广场附近,能看见水塔就是。 ⚛️总结一下: 小转一下还是不错的,权当扫街。但是附近比较脏乱(路上一个大爷叫我多拍点垃圾反映一下),而且很多人害怕相机。 💟友情提醒:扫街拍摄注意保护他人隐私
济南章丘,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老厂房,充满岁月怀旧感
—— 请到米拍APP查看更多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