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后的菲茨罗伊山下,溪流自冰川而下,一路秋红点缀成韵。
位于阿根廷查尔顿附近的菲茨罗伊山下,每年4月是这里秋色最浓的时候。虽然来自枫叶之国,看惯了安大略秋天漫山遍野的红枫,这里的秋色却完全把我们震撼到了。这里的秋红,红得纯净,亮丽,甚至如犹如电光一样耀眼。
午夜急行军到这里。架起脚架时天还是黑的。银河灿烂,但很快几分钟内天色开始出现微光,三塔已经被晨曦打亮,银河虽然淡了但还是清晰可见。我们还是让我们的小红帽上去做模特吧。 这里是巴塔哥尼亚南部智利的百内公园。从纯拍摄的角度来说,三塔是三栖影社的行程在这个公园唯一需要走长路的摄点(单程9公里,但可以在中间露营一晚),但是它非常独特的地貌是绝对值得走一趟的。
百内三塔最著名的日出红光。傍边几十号人一大半都不是摄影师,有人还背着睡袋毯子上来,就是为了目睹这红色瞬间。当红光出现,竟然周边响起来一阵掌声,在这山谷里回荡。见过无数美景,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大家激动鼓掌,好像是看到了精彩的演出,当然确实也是大自然的精彩表演。 右下角小红帽摄影师是我的伙伴#Easywave。
百内三塔最著名的一个景观就是日出时第一缕红光打在三个如尖塔一样的石壁上的情景,因为时花岗岩山体,完整的接受并反射出日出的红光,也因此而著称。
在巴塔哥尼亚,以枯树枝作为前景,山峰为远景的构图几乎就是一个固定模式。虽然我在那里那里的时候,看到到处都是的枯树枝,我想,是不是我也来一张,可是,不知怎么回事,就是提不起兴趣,就是没感觉。 反倒是对于那些有生命的,尤其是处于艰难环境下展现出生命的顽强的小树,我抱着非常仰慕,欣赏甚至崇拜的心情,想要去捕捉它们为生存搏斗的瞬间。 这两棵相依相偎的小树,是我们头一天踩点时看到的,当时它们其实还立在岸边,并不在水里,但是所谓岸边,并不见明显的土壤,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小树的树根顽强往远处伸展找到任何石头缝隙探入下面的土壤。第二天早上,我们在黑暗中往这边赶来,一路上风大到人无法站稳, 三人得挽着肩膀一起往一步一步地挪动,中间好几次我们的头灯被风卷走,飞出几十米以外。幸亏黑暗中它是亮着的,否则都不可能找回来。当时就想这小树怎么抗的住呢。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情形,其实并没有下雨,但是强风已经将湖水整个掀起,两棵原本在岸边的小树现在已经完全在水中了。风大得将远处水面吹起了水雾,小树在风中剧烈摇晃,只能等待树干的动态小一点,但树冠叶子的动态,连同下面水流勾勒出的迅疾的线条正是我要表达的动感。
连续两天下雨,终于开天了。 竖幅包围曝光横向五张接片。
我们在百内公园几天,几乎天天大风,但也有难得短暂平静。 这里其实也不是完全的平静无风,天空还在下着小雨。为了让水面柔顺平静,用了60多张堆栈来达到类似长曝效果。
只出现了几分钟的红光。我旁边还有两位摄影师一起挤在这么小的空间。构图上我当时想自己的机位更靠前更高一点,这样可以将小树完全放在岩石空挡的水背景中。不过这样的话,我的相机会进入别人的画面。不管怎么说,难得这么好的红光,也挺喜欢的。
研究帕塔哥尼亚的行程时,有一个字高频率地跳入眼帘:风。 所有的文章,所有的攻略都会提到这个字。 只有真的站到了这山跟前,我才有了切身体会。 这是我们巴塔哥尼亚的第一天,裴欧埃湖边。这不过是一个湖嘛,风浪却大的像站在海边。不同的是,不见一排排巨浪,却是汹涌的湖水被风裹着挟持着飞旋前进,砸向岸边的岩石,并且飞扬而过。变成漫天飞雨。长居北美五大湖边的我显然没有做好准备,不到五分钟,浑身透湿,高帮登山靴里面已经灌满了湖水。
不是说所有的风光片都必须得早晚黄金时段拍的。虽然这个时段光线色彩最绚丽。我们在巴塔哥尼亚徒步,有很多时候是大白天欣赏美景。就像这水边孤立的徒步者。山之巍峨,水之静谧,完全让人沉浸在山水冥想之中... 百内国家公园(西班牙语:Parque Nacional Torres del Paine)又译为青塔国家公园,"Paine"字来自印地安语的“蓝色”之意,整个国家公园被湛蓝的冰河峡湾和湖泊景观所环绕而得名 -- 维基百科
—— 请到米拍APP查看更多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