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河,古称具水、洋水、弥水等,山东省莱州湾西南岸入海河流。弥河上游是山东省的暴雨中心,清朝、民国时期,弥河经常泛滥成灾。遇夏秋之际连日阴雨,洪水溢出河床,弥望无际,因此而得名。 这是一条承载了我对故乡情感寄托的河流,它飞快地向前驶去,曲折蜿蜒,起承转合。我一次次的离开故乡(求学),碾掉童年里的无忧无虑。如果有参照物的话,就能明显地体会到年少不再、故乡疏远。但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口音,又像是在阐述着什么。 我在一个普通的北方小镇长大,弥河北流经过我的家乡,河流分两岸,河东河西。由于城镇化发展的大潮和近年来的洪灾,两岸的原始地貌发生蜕变,呈现出来一些交叉的虚幻又现实的景观。故乡是人生的第一站,是感情的终点站。我觉得这些值得被记录,这其实也是对我自己的灵魂倾诉。我享受一个人走在河岸的拍摄,期待和照片里的人与物进行相遇。在那一刻,我仿佛离开现实不再孑然一身,找到了内心的安慰,但又好像我们并未产生交集,殊途也未同归。
令人沉醉的意境、无法言说的情绪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中国加快步伐紧跟全球化的大潮流,最显而易见的表现就是城市脱胎换骨般的重建,高速发展的方向是好的,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个城市的发展就像是整个中国发展的缩影。 大学生活在菏泽,菏泽这座城市又恰巧正处于高速换代发展的大历史中。(这是一个位于中国的经济大省山东省、发展却相对滞后的城市。)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它好像“休了眠”,并没有跟进经济狂潮,而现在,它猛的复苏,大范围的拆迁,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第一次能够感受并亲身经历这样一个关乎城市发展的转折点,有很多想法想要表达和诉说,我选择用摄影的方式,以一个外来人的视角。我希望能够在拍摄中去感受、体会这一地区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境遇,包括其历史文化和生存环境以及当地人们的自身处境和生活挑战。 项目拍摄风格采用景观摄影的方式,在高度“类象”(simulacrum)化的今天,新一代摄影师更关注的是人为的而非自然的风景。人、物与地方,是景观摄影中最基本的三个主题,而采用景观摄影的方式去持续关注某个地方,其所呈现的则是此地的地方性精神。 (拍的这些只是做了一些拍摄练习,疫情缓和可以回学校会好好开始正式拍摄)
#第二十七届全国摄影艺术 展览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