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了岁月痕迹的百年老茶馆,传统的老虎灶前,老板强哥在给茶客们表演洒水技艺,裸露的后背,布满了汗水,一幅时光倒流的画卷。
西安书院门的艺术
成都大邑出江镇,记录传统手工制面。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蔗香村,布依族老人王仲莲在手脚并用穿线。 老人使用的是古老的穿线方法,通过脚趾拉线,手收线的方式,把杂乱的棉线理顺,方便下一步穿针缝线。
从未改变过的神情
逛花街,接好运,过好年 手艺人书写传统,传递新春 福在其中矣. @米拍摄影APP @米拍社长 @米拍小助手 @米拍 @米拍编少
每年的传统文化习俗
外公近90岁,耳背,不尚言辞,从孩童时期便开始学做陶器,靠一双手养活四个子女。现如今,子女早已不需要他的这双手来守护,但是,任凭子女怎么说,他仍旧一如既往的做着他最熟悉的事情。尽管现在有更高明的技术、有更先进的机器,而他却只有一双手,但是并不影响他做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时不时的,会有学生过来体验亦有小商人过来收货,尽管钱不多,但他总是很高兴。 我想他并未老去,他还在创造价值,所以,他很开心…
或许大多数人和我一样,活了半辈子,甚至是喝了一辈子的酒的人也不太清楚酒的酿造过程。星期天受朋友邀请去他的酿酒坊全程记录了整个酿造高粱酒的过程,终于是活明白了一回。酿酒的过程分为:泡粮、初蒸、煮粮、复蒸、撒曲糖化、入池发酵、蒸馏摘酒六个步骤。在蒸汽腾腾中高粱变成了酒,新酒度数高,口干并不好,还需要入坛窖藏,通过岁月的沉淀最终变成琼汁玉液,供各路骚客把酒言欢。
新年集市,两个小姑娘好开心
十几年前,在重庆磁器口古镇大街上的随拍。传统手工食品制作。
四川成都锦里古城的皮影传统工艺
温江区,老街探店。(一):天佑祥万春卤菜,只要是老温江人都知道,几十年始终如一的味道。醇厚软糯入味。第三代传承人周丹女士,已经学习制作卤味十六年,天佑祥这块招牌是民国时期大军阀刘文辉取的,传承自今。地址:国色天乡街道。
拉萨市的夏扎大院。这才是唐卡艺术的核心精华,染料均是红蓝矿石,画面镶嵌的也都是宝石,这价值连城的唐卡艺术,夏扎大院 中国唐卡之都会馆(整理9月的片子)
几天前参观扎染体验坊时抓拍的一组照片,回去修图的时候发现拍摄的时候忽略了考虑最终怎样呈现这组照片,到底是表现老人还是年轻人?有些纠结,照片就搁置了。今天翻出来决定以传承的角度二次构图去展现这些照片,老人细心的教授着年轻人传统而古老的手艺,希望这种文化永久的传承下去。
在一个卖银器的展厅看见这么多好看的扎花印布,挺难得,市场已经很少卖了,说是手工太难做了……
—— 请到米拍APP查看更多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