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全部作品 主持人精选
千年宝云塔,风里守望
10张

千年宝云塔,风里守望

在衡水旧城的静谧角落,宝云塔孤独而坚定地伫立着。风吹过塔身,檐角微微起伏,仿佛在向过路人低语,讲述一段被尘封的千年往事。 这座塔,始建于隋唐之间,历经风雨,仍挺拔如昔。不同于寻常古塔,宝云塔采用了罕见的外沿结构。每一层塔檐舒展如云,层层叠叠,勾勒出天空下最温柔的弧线。阳光斜照时,塔身的砖缝里仿佛流淌着岁月的金色微光,檐角轻轻挑起,像一首无声的歌谣,在风中缓缓吟唱。 它的内部结构,更是凝结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心血。穿心与空心的结合,使这座塔既有着沉稳的力量,又不失轻盈的灵动。每一块砖石,每一道弯檐,都透着宋代匠人的巧思与温柔。仿佛在那个烟雨迷蒙的年代,有一双双粗糙却温暖的手,将理想与信仰,一点一点砌入了塔中。 关于宝云塔的故事,有太多未解的谜团。有人说,它本是为镇压水患而建,名曰擎天;也有人说,它是因佛教盛行而起,护佑一方安宁。无论真相如何,今日伫立在塔下,仰望这高耸入云的身影,心中总不由生出一股敬意。 这里的砖,不只是砖;这里的塔,也不仅是一座塔。它是时间雕刻下的诗,是千年光影中一段静默的祈愿。 当晚霞染红天际,塔身在余晖中泛着微微的光,仿佛也温柔地回应着这片大地上生生不息的生命。

北京向西一小时|在张家口撞见初秋的侧脸
8张

北京向西一小时|在张家口撞见初秋的侧脸

晨间搭乘G2491次高铁,76分钟便从清河站抵达张家口。国庆假期的车站略显冷清,与预想中的旅游旺季形成反差。首站选择市博物馆,去看看这个城市的过去,张家口作为历史的焦点,和京张铁路中的“张”,确实有一段非凡的历史,但是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博物馆浏览的我,注意到了一对母子,母亲带着孩子介绍着抗美援朝时期的历史,孩子自发的说到“黄继光是我最崇拜的英雄”,看到这个画面心理有种莫名的欣慰。午餐尝试本地特色莜面,作为南方人确实难以适应粗糙口感,与朋友各尝两口便匆匆结束这场饮食探险。午后通过滴滴预约草原天路包车,首单司机临时要求加收50元/小时,果断取消后幸运遇到报价合理的师傅。沿途白杨树已染秋黄,草原上巨型风车阵列与收割后的草甸构成独特景致,两小时车程恰好保持新鲜感而不至疲倦。返程特意探访张家口堡明清建筑群,青砖灰瓦间既有原住民生火做饭的烟火气,也不乏修缮中的文物院落。日落时分登上玉皇阁,俯瞰新城旧郭交融的景象:明代城墙遗址与现代住宅小区仅隔百米,外卖电动车从古戏台前疾驰而过。有种土城玻岸,古今相泊的美作为北京周边两小时生活圈的旅游地,这里或许更适合夏日避暑或滑雪季来访。

千年石桥,静候风月
10张

千年石桥,静候风月

夜幕低垂,胡良河的水面映出点点星光,微风拂过桥面,带走岁月的尘埃。下胡良桥,就这样静静伫立了四百五十年,见证着时代的更迭,聆听着世事的变迁。 这座五孔石拱桥,承载着明代匠人的智慧与匠心。它以花岗岩砌筑而成,桥身宽阔而坚实,每一块石料都被精心雕琢,严丝合缝地拼接在一起,历经风雨而巍然不动。桥面两侧,33对素面栏板安静地守护着往来的行人,34对望柱高高矗立,雕刻着与永济桥相似的图案,唯独少了莲花座的装饰,显得简约而庄重。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痕迹,有些望柱的石料已然变黑,仿佛诉说着千百年来的风霜。 下胡良桥不只是一座桥,更是一首镌刻在石头上的诗。它见证了明代的繁华,也经历了烽火的洗礼。解放战争时期,为阻挡敌军,它曾被炸断;1954年,它被修复,让历史的脉络得以延续。1987年,公路改道,新桥修建,它终于可以卸下交通的重任,作为文物安然地沉浸在时间的长河中。 最令人神往的,是关于“胡良晓月”的传说。相传每逢中秋之夜,即便乌云遮月,站在桥上依旧能见皎皎明月悬空,如梦似幻。或许,这是岁月赠予它的温柔,让它在风雨中历久弥新,也在夜色中静候那一轮明月。 今日的下胡良桥,依旧横跨在胡良河上,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

千年辽刹,辽代建筑的活化石——河北开善寺
13张

千年辽刹,辽代建筑的活化石——河北开善寺

晨曦微露,阳光透过云层洒落在开善寺大雄宝殿的屋脊,斑驳的光影在檐角流转,仿佛时光在木梁间低语。这座辽代遗存的古刹,沉静地伫立在河北大地上,承载着千年的风霜与故事。 步入殿前,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恢宏的梁架结构。斗栱层叠,檐牙高翘,大叉手、大托脚的设计独特而神秘,如同一双巨掌,稳稳托起苍穹。阳光洒落在梁柱之上,木纹清晰可见,诉说着千百年来匠人的精工巧思。 殿内,空气中弥漫着古木的淡淡清香,仿佛还能听见当年匠人凿刻的回响。柱网移柱、减柱并用的布局,使得整座大殿在庄重之余又多了几分灵动。这里没有过多的装饰,每一根梁、每一块斗拱,都以最质朴的姿态,展现着辽代建筑的沉稳与深邃。 抬头望去,挑斡的结构与脊槫交错,巧妙的受力设计令人惊叹。唐代的影子隐匿于梁架之间,“辽承唐制”的印记清晰可见。工匠们用精准的比例,使这座千年古建至今仍能傲然矗立,在历史的风雨中守望岁月的变迁。 风过长廊,木影婆娑,开善寺大殿静默无言,却在时间的罅隙里,映照出昔日的辉煌。它不仅是一座古建筑,更是跨越千年的文化符号,是时间缝隙中留存的一抹辽代余晖。 此刻,阳光落在青砖之上,风拂过飞檐翘角,开善寺依旧沉稳静谧。

蔚州灵岩寺:岁月沉淀的匠心之美
17张

蔚州灵岩寺:岁月沉淀的匠心之美

穿越蔚州古城的青石小巷,灵岩寺静静伫立在岁月的长河里。晨曦微露时,寺院的轮廓在淡金色的光影中愈发清晰,檐角微微上翘,宛如展翅欲飞的鸿雁,又似低吟浅唱的诗篇,吟诵着六百年的风雨故事。 步入寺门,天王殿便是第一道迎接你的风景。单檐歇山顶,斗拱层叠,如同历史的脉络,一层一层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那些雕梁画栋,虽经岁月洗礼,依旧精巧别致。檐下五踩单昂斗拱,角科与补间交错成鸳鸯交首拱,构造奇巧,疏朗大气,每一寸木雕都浸润着匠人的心血。阳光洒落,青灰色“旋子彩绘”悄然浮现,淡雅的墨色蟠龙穿行其间,仿佛正从古画中腾跃而出。 再向前行,大雄宝殿巍然矗立,沉稳而庄严。明代官式建筑的工艺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庑殿顶沉稳大气,屋脊上浅浮雕的卷云纹流畅而灵动。推开殿门,抬头仰望,一座金光璀璨的藻井跃入眼帘。斗拱层叠,如云似浪,井心盘踞着一条栩栩如生的蟠龙,似在默默守护着这方净土。小天花板之间绘满佛家八宝、仙鹤祥云,每一笔线条都流露出工匠的虔诚,诉说着千百年来不变的信仰。 寺内钟鼓楼依旧肃穆矗立,禅房静谧,配殿低吟,一砖一瓦间,是风吹雨打的印记,也是匠心不朽的传奇。

千年狮吼,沉默守望
11张

千年狮吼,沉默守望

沧州的土地上,一座千年不倒的铁狮,静静地伫立在风霜雨雪之间。它昂首挺胸,目光深邃,似乎仍在注视着远方的海天交界。自**后周广顺三年(953年)铸成,它便承载着岁月的沉淀,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坚韧的守护者。 它通体铸铁,身高5.78米,重40吨,以泥范明浇法铸造而成,工匠用509块外范精心拼接,层层浇筑。腹腔内曾刻满《金刚经》经文,诉说着千年前的虔诚信仰。尽管岁月侵蚀,字迹已模糊不清,依然能感受到那份对天地的敬畏与寄托。 传说很久以前,沧州海啸肆虐,百姓深受其害。于是,能工巧匠铸就此狮,以镇海患,遂得名“镇海吼”。它并非神话中的灵兽,却以金属的坚韧,与时间抗衡千年。从清嘉庆八年被风暴吹倒,到光绪年间的重立,再到现代的修缮,它一次次经历风霜,饱经风雨却从未被遗忘。 然而,时间终究留下了不可逆的痕迹。它的下巴缺失,腿部曾因修缮填充物膨胀而开裂,八角亭的保护未能阻止铁锈的侵蚀。2011年,沧州市决定重铸一座铁狮,新狮子比原铁狮大1.32倍,静静矗立于狮城公园,与它遥遥相望,似在接力守护这座城的记忆。 如今,沧州古称“狮城”,便因这铁狮而得名。它不再咆哮,却依旧沉默守望,诉说着千年历史的恢弘。

“京东第一寺”,唐山净觉寺惊艳的建筑艺术
18张

“京东第一寺”,唐山净觉寺惊艳的建筑艺术

净觉寺,千年古刹,静静伫立在唐山玉田的蛮子营村。它不仅是京东地区的佛教圣地,更是一座镌刻着历史与文化印记的建筑瑰宝。走进净觉寺,仿佛穿越时光,古老的墙壁和雕刻带你走进一个遥远的年代。 这座寺庙坐北朝南,古建筑的布局庄重典雅,中轴线上的牌楼、门殿、碑楼、正殿、大雄宝殿,一座座建筑层叠而起,气势磅礴。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巧思与匠心。尤其是无梁殿,别具一格。没有一根木梁支撑屋顶,而是用巧妙的砖石结构,将空间巧妙地支撑起来,仿佛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在无言地讲述着古代匠人的智慧与创意。 走入正殿,眼前的千手观音像庄严慈悲,仿佛能感受到那股穿越千年的宁静。四周的雕刻和彩画细腻繁复,龙凤图腾、石雕柱子,每一处都透露出古代艺术的无穷魅力。特别是天窗下的36个木格,精美的彩绘与泥塑故事如同时光的回廊,带你走进《西游记》里的奇妙世界,人物栩栩如生,场景生动鲜明。 净觉寺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一片心灵的净土。这里,没有都市的喧嚣,只有历史的沉淀和佛教的宁静。每一块石碑,每一座佛像,仿佛都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珍惜眼前的宁静与安详。

涞水四大古塔:跨越千年的建筑美学
19张

涞水四大古塔:跨越千年的建筑美学

在河北省涞水县的静谧乡野间,四座千年古塔如同时光的守望者,静静地伫立,诉说着它们的传奇故事。从辽金到唐宋,它们跨越了千年时光,将历史与艺术的光辉铭刻在砖石之间。 皇甫寺塔,是金代的文化瑰宝。它高耸的十三层密檐,精美的塔刹,承载着金世宗大定年间的风华。尽管毗卢寺早已消失,这座舍利塔依然傲然挺立,如同历史的信使,将古代工匠的智慧传递至今。 登上西岗山,西岗塔雄踞山巅,犹如一位沉稳的历史见证者。这座辽金时期的十三层砖塔以密檐与楼阁相结合的独特造型闻名,八柱倚塔,塔身如诗。登塔俯瞰,涞水的山川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龙严寺塔,昔日的“镇江塔”,是唐代的智慧结晶。它守护在清水河边,棱台式塔身与双层仰莲塔刹交相辉映,彰显着唐代建筑的典雅与细腻。传说它曾抵御洪水,守护一方土地,如今它的身影依旧映衬着清水河的静美。 而庆化寺花塔,则像一朵“砖石花”,安静地开在龙宫山的山崖上。八层佛龛环绕塔身,层层递减,精巧绝伦。虽寺院已毁,但塔身的雕刻依然鲜活,仿佛那些佛龛中蕴藏着永恒的禅意。 走进涞水,这四座塔如同时间的琴弦,拨动着每一位过客的心。千年流转,它们在岁月里静默,却依然诉说着古老的文明与建筑的辉煌。

—— 请到米拍APP查看更多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