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摄于宽窄巷子
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皮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戏剧艺术形式之一,古话说,世界皮影之最在中国,中国皮影之最在陕西,皮影历史悠久,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兴起于北宋,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在全国久负盛名,除了表演时豪迈、厚劲、高亢的唱腔外,皮影制作精美,引人入胜。 皮影戏巧妙地结合了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具有戏剧、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特征,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我国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明珠。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余华》活着
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金沙滩啤酒城内的皮影戏表演,吸引了市民观看。
云南腾冲博物馆皮影戏
难得清末河北皮影头茬。 杂物堆里,压箱底十多年, 老大爷甚至忘记了它们的存在。 机缘巧合,遇见了我。 毫不犹豫一枪打。 摆弄了一整晚。 光怪陆离,魑魅魍魉。 百年前, 昏灯下,幕布后,锣鼓声声,隔空飞舞。 现世里, 书桌前,伏案上,静观默查,执于手间。
两千年前, 汉武帝爱妃李夫人因故离世,帝悲恸不已,无心上朝。 臣少翁遇一孩童,手持玩偶,影倒于地而栩栩如生。 翁心中一动,以棉帛为其妃之貌,涂以颜色,手足以木杆为形。 入夜围方帷,张灯烛,帝于帐中观之,龙心大悦。 此故事被记入《汉书》之中,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文字记载。 ......…… 盛夏入夜,繁星满天, 晚饭过后,男女老幼, 大蒲扇,烟袋锅子,凉茶水,冰西瓜, 或携马扎,蒲垫,或席地而坐。 夜幕昏灯下, 魅影纱幔前。 武将虎音刚烈,军师深沉狡黠, 小生清脆婉转,丑角幽默圆滑。 指尖飞舞,紧锣密鼓, 枪来剑往,上下翻腾。 诉说世间悲喜,演绎千古传奇。 这是儿时最难忘的回忆。 ………… 花了三年时间, 大致集齐了一个乙级皮影班子配置, 时间跨越晚清至民国再至解放前后, 囊括了北派皮影影谱中近多数人物。 头茬近500个; 戳子及道具30余个; 手抄影卷100余册。 遂以书斋名,汇影成三册, 成《春莊藏影》,以飨初心。
【台前幕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
—— 请到米拍APP查看更多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