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支流环绕的沙面岛,曾经是租界,这里建筑风格独特。用手机拍摄后以长焦镜头的方式去剪裁照片,这样不但可以捕捉细节和压缩空间,还可以把建筑的细节突出层次感。
陪教授和母上在沙面的随拍
松下 S9+松下 24-105
平庸的角度记录沙面一些建筑,部分是之前战争租界时期留下来的建筑。
广州,沙面 一对情侣在拍婚纱照 Kodak Gold 200
这张清寒的作品让我想起老杜的一首诗: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离乱的时代,边塞与大漠,深情更容易浮出水面。遥想千年前,岁月很慢,车马邮件都慢,人们对情感更加珍视。在这样匆忙的、个人主义筑起内心壁垒的时代,深情更是稀缺品。
沙线与云往山峰中间螺旋式收缩,也可以说是由内而外散开,静态的沙漠呈现出动态的视觉感受,如一朵玫瑰一般“内卷”。前一天已经计算好太阳出现的位置,照射角度,第二天五点出发上山,刚好把握好时机卡住太阳星芒,让玫瑰热烈而有张力。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次的沙漠拍摄终于拍摄到理想的画面:逆光扬沙,线条,层次所有因素的统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看了天气预报后,显示大风,扬沙,同伴几个摄影师们感到担心,我却兴奋不已。因为风吹沙是我最感兴趣的题材,国内也很少看到这样的作品。狂风卷起千堆沙,阳光照射在扬起的飞沙中,我的眼睛和相机器材进了无数的沙子,无法睁眼的情况下按下快门。 听包车的越野师傅说,太多的人因为探险,徒步,摄影,走失在茫茫的荒漠中,里面没有信号,没有水,没有方向。当找到这些人时,发现已经躺在的阳光直射的旷野中,失去了呼吸;还有些人,再没有找到~面对自然,人真是沧海一粟,如许倬云所说,个人的地位最小,最短的是人,然后是政治,再长是经济,社会,文化,最长的是自然。这也是我选择拍摄自然风光这个题材的原因。我想我们能做的只能说与自然和谐相处,敬畏自然,而不是征服。
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当你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时候,眼前的风景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
第一次港风
你所有的风情和窃窃私语,都在我眼里
去沙面扫街,发现有一只猫猫一直在男生的背后,怎么样都掉不下去,无论男生怎么走都牢牢抓着男生的包包。一下子感觉生活好温馨。
路过,没有三脚架,只能随拍了。
—— 请到米拍APP查看更多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