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9张照片,专门去了一趟香港元朗,春节出行,最怕人多,反向出行,省钱省力,九百多元深圳往返,深圳湾20分钟过关,大巴B2P11元到天水围,不香吗? 拍摄地点:图1-3: 天慈站,图4-6:河田站 图7:天荣站 图8: 兆康站 图9-10:大棠路站前面天桥 图11-12:大棠路站
比起风光摄影中较为常见的古今同框的题材,方舱医院与城市天际线相结合的画面似乎更具有时代特征与社会意义。疫情期间,政府为集中收治轻症患者、释放医疗资源并控制疫情传播,建设了许多方舱医院。如今疫情过去,各地的方舱医院陆续拆除,而我在香港看到了荒废无人的方舱医院与热闹繁华的城市群相结合的场景,于是我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个可能随时消失在时间浪潮中的同框画面,一方面能让我们牢记抗疫时期的艰难,一方面能让我们更懂得珍惜如今美好安定的生活。 这套组图前景皆为启德方舱医院,后景为观塘城市群。画面下方的方舱寓意政府作为基石支撑着上方代表经济、民生、社会的城市群。建设方舱医院是我国应对疫情的积极举措,也体现了我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前景的方舱医院呈冷调和暗调为营造疫情已过、医院废弃的荒凉感,后景的城市群呈暖调和亮调寓意时代翻篇、经济复苏、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当你踏上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很快就会被那缓缓驶过的叮叮车所吸引。叮叮车那复古的造型,仿佛带着时光的印记,从过去驶向现在。它的车身色彩斑斓,犹如一幅流动的艺术画卷,为繁华的都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叮叮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香港的一张名片。它代表着香港的历史与文化,是香港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熟悉的“叮叮”声,始终在香港的街头回荡,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故事。
从高空鸟瞰香港,璀璨灯火勾勒出城市的轮廓。摩天大楼如林立的巨人,展示着现代化的魅力。维多利亚港蜿蜒流淌,船只穿梭,似一条灵动的绸带。繁华的街道、热闹的市集,交织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尽显这座东方之珠的独特魅力。
香港,这座繁华的国际都市,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暑假的我,带上了无人机和相机出发,在镜头的捕捉下,每一个瞬间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街头巷尾的霓虹灯光,映射出城市的活力与激情;古老的建筑与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交相辉映,见证着历史与未来的交融。用摄影定格香港,就是定格了无尽的魅力与传奇。
在香港的繁华喧嚣中,天星小轮如一首悠扬的老歌,缓缓穿梭于维港的碧波之上。每一次的启航与靠岸,都承载着岁月的故事。镜头捕捉下的它,不仅是一艘渡轮,更是这座城市流动的记忆,是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美丽画卷。 它的存在,让维港的风景更加生动。透过镜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艘船,更是香港的精神所在——勇往直前,不惧风浪。每一张关于它的照片,都是对这座城市的深情告白。 它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香港的象征,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驶向未来的光明。
相比起林立的高楼,还是更喜欢霓虹灯下的老街旧巷,以及川流在其间的红色的士 机身:尼康z5 镜头:尼康z24-200
世界就在你的脚下,密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香港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高楼最密集的城市之一。这里陆地面积较小,大量摩天大楼分布在维多利亚港两岸,高度逾 100 米的建筑众多。不仅如此,重复排列的住宅区和居民楼也是香港城市的一大特点,楼与楼之间十分密集,看上去狭小逼仄。 香港的密集是其地理、历史、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密集既带来了繁华与机遇,也带来了一定的生活压力和挑战。 我在太平山,拍下了这组照片。
坐落于荔枝角道的维景酒店,90年开业至今,既有地道文化的融合,又增添些许现代文化,依旧繁华。
🎞️香港,这座繁华与传统交织的城市,在我的镜头中留下了无数动人的瞬间。 街头巷尾,霓虹闪烁,人们行色匆匆却又带着友善的微笑。那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一次次热情的帮助,让我深深感受到这座城市的人情味。
机身:尼康z5 镜头:尼康z24-200
香港街头
—— 请到米拍APP查看更多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