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儿,你看这人间,比那洞府如何?” “洞府冷冷清清,哪有这红尘热闹!” /川剧写真 微博:倩小鱼zizi (白鳝仙姑本是修炼千年的水族仙子,因厌倦仙界的孤寂,趁兄长夔龙赴宴时携侍儿偷入人间。她被凡间的山川美景、渔樵耕读的生活所吸引,最终决定留在人间,不再回返仙府。这是我第三次在三花川剧团拍摄,这次遇见了超爱传统文化的龟龟,我们扮上了白鳝仙姑的角色,被这个角色的灵动而打动。而龟龟也和戏曲角色一样热爱着人间烟火。谢谢三花的戏曲老师们帮忙化妆和穿衣,还有指导动作,大家都很棒!)
一般咨询我三花拍摄的外地客人都很爽快,当然也有觉得贵的~所以这种事就是看缘分,喜欢我拍的就会毫不犹豫的定下来。当然偶尔也有客人定下来了,但因为时间安排的关系拖到了三花搬迁才拍成,也是稍显遗憾。 这次拍摄的客人就是时隔半年,刚好这个空档三花就搬了新址,最后就只有到新址来拍摄。不过来三花体验的主要还是整个氛围,在尽力保留原来剧院的细节的前提下,三花后台的氛围还是一如既往,所以我建议了尽量下午来拍摄,因为这个时候是三花老师们最忙碌的时间段,拍起来最有沉浸感。后台的空间比以前大,拍摄也更好操作,轻轻松松就能拍出质感高级的照片来。老师们除了忙自己的表演准备,也主动的给客人指导动作表演,可以说是一次非常圆满的体验了。
-《登台挂帅》 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想当年桃花马上威风凛凛,敌血飞溅石榴裙。有生之日责当尽,寸土怎能够属于他人!番王小丑何足论,我一剑能挡百万兵。 /川剧写真 ?微博/倩小鱼zizi (萍萍小小身板,但想要扮很有女性力量的穆桂英!她认真的对待拍摄的每个环节,喜欢戏曲的眼神是骗不了人的,短时间内老师教的动作,被她很有气势的表现出来。戏曲舞台的她,眼睛在闪闪发亮。这是一场我们都很喜欢的戏曲拍摄,致敬传统文化。)
前往成都抽出了时间去记录了川剧表演的台前幕后过程,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向优秀的老师致敬。
不记得是第几次穿戏服,但是第一次尝试川剧..谢谢团长及各位老师~
三花川剧团已经更换了新场地,因为去大理跨年也没来得及去新场地开业庆祝。不过在搬迁之前我还是用哈苏留存了一些记忆,已经有朋友在咨询新场地的拍摄了,据我所知除了墙面比较新之外,很多都是使用以前剧团留下来的柜子化妆镜等家具,还是不能太彻底的告别过去,等我新场地的照片吧!
川剧,承载着巴蜀大地的韵味。从变脸的神秘,到喷火的震撼,再到滚灯的诙谐,每一幕都凝聚了匠心。民国茶馆的舞台之上,传统与现代交融,技艺与文化碰撞,让人沉醉在这场戏曲的光影中。川剧的奇幻魅力在这一刻定格。变脸如幻,喷火如龙,滚灯如舞,每一个瞬间都是对传统艺术的致敬。在民国茶馆,感受巴蜀戏韵,看一场戏,品一盏茶,让岁月在戏曲的节奏中流转。
今年的春晚《借伞》让川剧好好的火了一把出了圈,相比其它剧类,川剧的特色就是会上活,希望有机会能拍点活儿多条靓的川剧表演。 而三花新址重开之后,咨询的客人也越来越多,再加上这波春晚出圈也能更多的让人来领略传统川剧艺术的魅力。而我也很快习惯了新场地的拍摄,由于新址比之前的空间更大,我大胆的用了更广的镜头拍大景更长的镜头拍特写。三花后台的氛围依旧,舞台上的效果也还是原来那个味儿,在拍摄多人戏剧写真时也不用担心不好操作。 陆续收假开始拍摄了,欢迎喜欢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朋友来亲身感受川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三花川剧团新址开业也有一段时间了,提前去看了一下新场地的样貌,虽然比之前更大更宽敞了,但老师们依然尽力保留着原来的味道。后台虽然空间更大没有以前长廊的特色,墙面也很新,但化妆台服装的归置都还能看到以前的样子,基本上不影响拍摄,你还是能体会到以前三花的烟火气。当然也可能是我去拍得多,有很多熟悉的元素。换新址后咨询的人也很多,不用担心,这里依然会带给不同于成都其他地方的川剧独特体验,欢迎前来体验拍摄!
川剧变脸
川剧-四川的特色戏剧,台上喷火的戏剧演员传承并发扬这这一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各地还有许多没有被继承的传统文化它们都需要我们重视。
川剧喷火是川剧表演中的一项惊艳绝技,它以独特的魅力和震撼力成为川剧艺术的标志性元素之一。表演时,演员巧妙地运用技巧,将易燃物质含于口中,通过特定的运气和发力方式,瞬间将火焰喷射而出。这一绝技不仅考验演员的技艺功底,更体现了川剧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创造力。它承载着川剧艺人代代相传的智慧与心血,为观众带来一场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让人们深深领略到川剧这一传统艺术的无穷魅力与非凡张力。
@米拍活动呆呆兽 @AI助手 @米拍编辑部 @米拍影像创作营 @米拍摄影学院 @米拍社长 @米拍
2023年8月30日摄于四川省川剧院
2023年10月20日四川省北川县永昌镇寻龙山的戏台及四合院。
看了一场最近很火的川剧《白蛇传》现场效果很赞! 没开始演出前去看了演员们的后场,各种道具、练习&候场的准备,很好玩的一群年轻人,也随手抓拍了些画面,非常的有意思的✌️✌️
在繁华都市的角落,这间可容纳不足百人的老旧剧场,见证了老一辈人的执着。 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绚烂的灯光,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戏迷大多都已年过半百,可他们却依然用最质朴的方式坚守着心中的热爱。 周一下午来这里拍摄的时候,原本以为不是周末人应该会很少,没想到台下依旧坐了很多人。台下的这些老戏迷们大多每天都会来这里听戏,一把竹椅,一壶盖碗茶,一坐就是一个下午。这份对川剧的热爱与坚守,既来自台上的艺人,也来自台下的观众。
青白江,清泉川剧团,今年终于歇业了。几张过往的照片,一段记录,我们的民间川剧和民间川剧人,何去何从。
一开嗓就是一生,一位位老艺术家们在传承“非遗”文化,弘扬川剧艺术上挑起了大梁,表演者通过一代代的传承使其经久不衰。
—— 请到米拍APP查看更多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