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邂逅
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像几颗失落的卫星,迷失了方向。像被迫独立生活的孩子急于构筑自我意识,乌兹别克斯坦在重塑国家认同的道路上,首当其冲是去苏联化,于是独立广场上的列宁雕像变成了帖木儿大帝。 ✨追溯古代帝国彰显历史底蕴是小国博弈手段,也是后殖民时代国家构建的典型案例。但我想,乌国这一步是不是迈的大了些,本土民族人物在官方叙事中被边缘化,转而尊崇突厥化蒙古人的帖木儿,选择性历史记忆如何构建民族认同?举个例子,就像莫斯科红场上挂着成吉思汗。 ✨为探寻答案,我终于翻过天山,深入中亚腹地,寻找那颗失落的卫星。作为旅行者,我只是机械地从一个遗迹,移动到另一个遗迹,试图从每个遗迹中眺望到一点遥远时代的微暗火光,却寻觅未果。 离开撒马尔罕的那天,在清晨航班的高空中俯瞰,透过霞光我终于有了答案:“它仿佛一座矗立在中亚的巨大墓碑,悼念着已死的苏维埃共和国。”
—— 请到米拍APP查看更多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