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还在建设装修中的上海大剧院的无人机俯拍视角,螺旋型的穹顶极具几何美感,简洁而巍峨,画面中心是一名正在工作的工人,小小的身板被太阳拉出长长的影子,和穹顶对比他是如此微小,然而正是无数个微小的“他”建设了我们的城市,建设了我们的国家,适逢五一劳动节,向劳动人民致敬!
在澳大利亚旧国会大厦前,这根灯柱静静伫立,其上的浮雕宛如凝固的历史诗篇。细腻的花纹与精致的图案,是往昔工艺匠心的诉说。叶片的脉络、花朵的绽姿,皆在工匠的雕琢下栩栩如生,承载着那个时代的艺术审美与文化底蕴。 它见证过岁月流转,见证过政治舞台上的风云变幻,也见证过民众的脚步匆匆。每一道刻痕,都是历史的注脚,在现代都市的喧嚣中,默默散发着古典的优雅与庄重,成为连接过去与当下的独特纽带 。
麓湖之美 恍若林芝 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机位,草木是无情的吗?为何换了妆容?淡然更新了生命!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季节,观者是有情的吗?为何短短三旬,却勃勃生机得如此绚烂 我喜欢重临旧地临湖静观,翻开前三个月拍的旧照作一番对比,草木之荣常仅一秋,而人却是有幸的,可看四季流转季候轮换;但人又是喜新忘旧的,春天的葱茏之美,让人忘记秋天的浓郁凄然,然而,那也是好的,荡涤一下灵魂之后唱句: 前望~~我不爱独怀旧[憨笑]
黄蓝对比、动静对比,4万勇者大可放心奔跑,你们的背后有许多人!
穿越三峡瀑布,对着逆光拍剪影,加之镜头的一点水汽模糊,真的很有意思。
倒也不是刻意去拍,只是发现今年春节和去年春节分别拍的揭阳古城有一些凑巧是同一个地方(图2不是,应该是中山路和思贤路那个十字路口斜对角的两个楼),把改造后和改造前放到一起一对比发现还挺有意思,我也说不上是改造前好还是改造后好,只是觉得旧的各具特色,新的千篇一律。不知道你们有何感想,会更喜欢改造前还是改造后的揭阳古城?
夏日存图,夕阳光影里女孩的剪影。
天桥上,一堆情侣正在牵手漫步,男士剪影和女士手臂的一道光线,刚好形成光影互动和呼应,剪影画面氛围感十足。
以图片为前景,利用图与图之间的间隙,拍摄等待开课的学员,和下方图片中人物剪影与上方图片中金色裙子,形成了人物虚实结合的画面。而这种虚实结合,又将图片整体营造除了“画非画”的意境。
2024年8月14日在从重庆自驾前往新疆途中,拍摄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唐布拉国家森林公园。苍穹之下,骏马的野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背景蓝天上的白云形态和骏马扬起的鬃毛形成了呼应,本来象征静谧的蓝色在此画面中反而更好衬托了生灵的旺盛生命力,整个画面既优雅又充满了野性,很有故事感。
一直有霾,大气灰灰的,云也是只散了半个小时。趁云散的半个小时在天台拍了一两张
桔子,橙色与绿色,成熟与青涩。
🙈作品收集 虽然已经入冬天气干冷,每次经过公园都会情不自禁去荷池看看,因为那里曾伴我度过难熬的盛夏,现在却是一片枯残的景色,在一角取的小景。 🙉作品陈述 在丝丝冰凉的塘水中,残花姿态各异,依然倔强屹立坚守着,在霞光的照耀下另样的色彩展示自己的美和存在,配上清澈蓝色的池塘水,对比性,色彩明暗简洁,一幅国画风格,跃然眼前。 🐵总结 不同的场景需要不同的审美眼光,让我们在进入每一个场景中,不急着下手咔嚓,而是先静下来,观察吸睛点,待进入意境,那就是主题点和表达。
夜登屋顶,穿过光亮的摩天楼窥探城市的缝隙
致见证时光变迁的土操场,炭渣变塑料,鸟群换人群,承担了新冠疫情时期那些风雨交加坚持核酸检测的时代记忆。那些独自散步的背影,席地而坐的情侣,奔跑的孩童们……都成为时光无名的注脚。
柯布西耶,东京国立西洋美术馆
—— 请到米拍APP查看更多大片 ——